第六十一條 草原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及其他國家機關有關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不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或者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造成嚴重后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尚不夠刑事處罰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釋義】本條是關于草原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及其他國家機關有關工作人員的瀆職行為依法承擔的刑事責任和行政責任的規定。本條是此次修訂草原法新增加的內容。
一、承擔本條規定的法律責任的主體是草原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及其他國家機關有關工作人員。草原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是指草原行政主管部門的工作人員和依法履行草原行政主管部門管理職能的人員。其他國家機關有關工作人員是指依法涉及草原保護、建設、利用、管理的國家機關中的工作人員,他們都有依法履行職責的義務和違背法定職責而應當承擔的責任。現實中關于草原的存在著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等問題,都與執法機關或管理機關工作人員未能依法履行職責有關,因而作出此條規定是必要的。
二、承擔本條規定的法律責任的違法行為是草原行政主管部門及其他國家機關有關工作人員的瀆職行為,包括玩忽職守、濫用職權,不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
玩忽職守是指草原行政主管部門及其他國家機關有關工作人員不履行、不正確履行或者放棄其草原法規定的職責的違法行為。濫用職權是指草原行政主管部門及其他國家機關有關工作人員違反草原法規定的權限和程序,濫用職權或者超越職權的違法行為。不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這兩種行為都是有失職守的瀆職行為。根據本法規定,國務院草原行政主管部門和草原面積較大的省、自治區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設立草原監督管理機構,負責草原法律、法規執行情況的監督檢查,對違反草原法律、法規的行為進行查處。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草原行政主管部門主管本行政區域內草原監督管理工作。鄉(鎮)人民政府加強對本行政區域內草原保護、建設和利用情況的監督檢查。草原行政主管部門及其他國家機關有關工作人員必須依照草原法規定履行監督管理職責,忠于職守,秉公執法。對在草原管理工作中玩忽職守、濫用職權,不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的,應當承擔法律責任。
三、承擔本條規定的法律責任包括刑事法律責任和行政法律責任。
(一)刑事法律責任,也稱刑事責任,是指具有刑事責任能力的人實施了刑事法律所禁止的行為即犯罪行為所必須承擔的法律義務。本條規定的刑事責任包括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刑法第三百九十七條規定,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或者玩忽職守,致使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濫用職權罪和玩忽職守罪侵犯的客體都是國家草原正常管理活動;兩罪的犯罪主體都是草原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及其他國家機關有關工作人員;濫用職權和玩忽職守的行為只有致使公私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才構成犯罪,是否造成重大損失是區分罪與非罪的界線。濫用職權罪客觀方面為違反或者超越草原法規定的權限和程序而使用手中的職權,致使公私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玩忽職守罪客觀方面表現為不履行、不正確履行或者放棄履行草原監督管理職責,致使公私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行為。對兩罪處刑分為兩檔:一是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是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二)行政法律責任,也稱行政責任,是指因實施違法行為而引起的,由行政機關依法給予制裁的,并且是必須承擔的法律后果。行政法律責任分為行政處罰和行政處分。根據本條規定,草原行政主管部門工作人員及其他國家機關有關工作人員玩忽職守、濫用職權,不依法履行監督管理職責,發現違法行為不予查處,未造成公共財產、國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損失的,依法給予行政處分。
行政處分,亦稱行政紀律處分,是指行政機關內部上級對下級以及監察機關、人事部門按照行政隸屬關系,對違反政紀的人員依法給予的一種法律制裁。目前,我國實行公務員制度,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責任人員的行政處分應當按照《國家公務員暫行條例》的規定執行。給予行政處分大致分為三種情況:一、對違法行為較輕,仍能擔任現任職務的人員,可以給予警告、記過、降級處分;二、對違法行為較重,不宜繼續擔任現任職務的人員,給予降職、撤職或者留用察看處分;三、對嚴重違法失職,屢教不改的,可以給予開除處分。具體給予違法行為人何種處分,應當由其任免單位、行政監察機關根據不同情況做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1995年修正)
1992-02-28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所得稅法
201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反不正當競爭法
1993-09-02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加入《國際承認航空器權利公約》的決定
1999-10-31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俄羅斯聯邦引渡條約》的決定
1995-06-26全國人大常委會關于懲治偷稅、抗稅犯罪的補充規定
1992-09-04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條例[失效]
1985-09-06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縣、鄉兩級人民代表大會代表選舉時間的決定
1984-09-0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批準國務院關于勞動教養問題的決定的決議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
1988-04-13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官法》的決定
2001-06-30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登記條例(2014修訂)
2014-07-29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國務院關于在線政務服務的若干規定
2019-04-26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2019修訂)
2019-04-03國務院關于同意福州市科技園區更名為福州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批復
2014-03-05國務院關于機構設置的通知
2013-03-19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貴州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2-01-12國務院關于促進稀土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
2011-05-10國家人口計生委關于印發加強新時期人口和計劃生育統計工作指導意見的通知
2011-03-28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電網改造升級項目管理辦法》的通知
2010-10-16防治船舶污染海洋環境管理條例
2009-09-09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
2009-09-10國內航空運輸旅客身體損害賠償暫行規定(1993年修訂)
1993-11-29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令第558號
2009-08-10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管理條例
2009-02-25關于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工作的指導意見
2008-09-26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2008年節能減排工作安排的通知
2008-07-15國務院關于在全國建立農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通知
2007-07-11行政機關公務員處分條例
2007-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