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條 違反本法規定,有關教育機構拒不接收殘疾學生入學,或者在國家規定的錄取要求以外附加條件限制殘疾學生就學的,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并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
【釋義】
本條是關于教育機構侵害殘疾人受教育權利的違法行為所應承擔的法律責任的規定。
(一)有關教育機構拒不接收殘疾學生入學的違法行為
這里的“有關教育機構”是指各級各類學校,既包括實施學前教育的幼兒園、實施義務教育的學校,也包括普通高級中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和高等學校等非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既包括普通學校,也包括專門對殘疾學生實施教育的特殊學校。這里的“殘疾學生”包括學前教育階段的幼兒、義務教育階段的殘疾兒童、少年,也包括非義務教育階段的殘疾考生等。
1?普通教育機構應當接受殘疾學生入學
殘疾人保障法第二十五條第二款明確規定,“普通小學、初級中等學校,必須招收能適應其學習生活的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第三款規定:“普通幼兒教育機構應當接收適應其生活的殘疾幼兒。”義務教育法第十九條第二款規定:“普通學校應當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適齡兒童、少年隨班就讀,并為其學習、康復提供幫助。”殘疾兒童、少年除了在盲校、聾啞學校等特殊教育學校、班級就讀外,一些肢體殘疾、輕重智力殘疾的孩子要到普通學校隨班就讀,作為普通學校有義務接受這些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孩子入學,并為其學習、康復提供幫助。如果學校拒絕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的,就違反了殘疾人保障法,也違反了義務教育法,要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2?特殊教育機構應當履行招收殘疾學生入學的義務
殘疾人保障法第二十六條第一款規定,“殘疾幼兒教育機構、普通幼兒教育機構附設的殘疾兒童班、特殊教育機構的學前班對殘疾兒童實施學前教育。”第二款規定:“初級中等以下特殊教育機構和普通教育機構附設的特殊教育班,對不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殘疾兒童、少年實施義務教育。”對不能進入普通學前教育機構生活和不具有接收普通教育能力的視力殘疾、聽力殘疾、言語殘疾、中度以上智力殘疾的兒童、少年,盲校、聾啞學校、盲校、聾啞學校、弱智兒童學校等特殊教育機構,以及普通學校設置的特殊教育班,應當履行招收殘疾兒童、少年入學的義務,否則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二)教育機構在國家規定的錄取要求以外附加條件限制殘疾學生就學的違法行為
此種違法行為的主體是非義務教育機構的教育機構,包括普通高級中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和高等學校等。殘疾人保障法第二十五條第二款明確規定,“普通高級中等學校、中等職業學校和高等學校,必須招收符合國家規定的錄取要求的殘疾考生入學,不得因其殘疾而拒絕招收”。如果教育機構違反這一規定,在國家規定的錄取要求以外附加條件限制殘疾學生就學的,就要依法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三)本條規定的法律責任
對于有關教育機構拒不接收殘疾學生入學,或者在國家規定的錄取要求以外附加條件限制殘疾學生就學的違法行為,本條規定的法律責任為:由有關主管部門責令改正,并依法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給予處分。這里的“有關主管部門”主要是指教育行政部門。
根據公務員法的規定,行政處分的種類有六種,從輕到重依次為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撤職、開除。(1)警告,有提醒注意、不致再犯的意思,屬于申誡處分。它可以是口頭的,也可以是書面的,由處分機關選擇適用。警告一般適用于輕微的行政違法行為,是行政處分中最輕的一種。根據公務員法的規定,公務員受警告處分期間,可以晉升工資檔次,但不得晉升職務和級別。(2)記過、記大過。這是兩種程度有所區別的行政處分。一般來說,記過、記大過適用于公務員的行為違反了法律法規的規定,給國家和人民造成了一定的損失,給予警告處分過輕,給予降級處分過重的情況。(3)降級。作為一種行政處分,降級的含義是降低公務員的職務級別。根據公務員法的規定,公務員的職務分為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領導職務包括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省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非領導職務包括巡視員、副巡視員、調研員、副調研員、主任科員、副主任科員、科員、辦事員。給予降職的行政處分就是由原來的職務級別往下降,如由局級降為處級,由處級降為科級等;同時,對公務員工資中的級別工資也要予以相應地降低。公務員實行職級工資制,工資主要有職務工資、級別工資、基礎工資和工齡工資構成。降級也要降低工資中的級別工資。受降級處分期間,不得晉升職務和級別,也不得晉升工資檔次。(4)撤職。公務員的行政違法行為,給國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損失,不適合繼續擔任原職務的,可以給予撤職處分。受撤職處分的,同時降低級別和職務工資。受撤職處分期間,不得晉升工資和級別,并不能晉升工資檔次。(5)開除。開除是指受處分人不適合繼續在國家機關工作,國家機關取消其公務員資格令其離開的處分形式。開除是最嚴厲的一種處分,適用于公務員犯有違法行為,給國家和人民造成了極其嚴重的損失,喪失了國家公務員的資格的情況。開除的行政處分不能解除。根據公務員法的規定,公務員受開除以外的行政處分,在受處分期間有悔改表現,并且沒有再發生違紀行為的,處分期滿后由原處分決定機關解除行政處分。但是,解除降級、撤職處分不視為恢復原級別、原職務。解除行政處分后,晉升職務、級別和工資檔次不再受行政處分的影響。行政處分決定和解除行政處分的決定應當以書面形式通知本人。
該內容對我有幫助 贊一個
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2018修正)
2018-12-29公司法2018年修正
1970-01-01中華人民共和國槍支管理法(2015年修正)
2015-04-24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1975)[失效]
1975-01-17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組織法(1982)
1982-12-10第十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關于2005年中央和地方預算執行情況與2006年中央和地方預算的決議
2006-03-14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增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國性法律的決定
2005-10-2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批準《中華人民共和國和越南社會主義共和國領事條約》的決定
2000-04-29第九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關于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的決定
1998-03-10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1988-12-29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實施刑事訴訟法規劃問題的決議
1980-04-16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1979)
1979-07-07中華人民共和國婦女權益保障法(已修訂)
1992-04-30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
1991-04-09第八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選舉和決定任命辦法
1995-03-11中華人民共和國礦山安全法
1992-11-07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作經營企業法》的決定 附:修正本
2000-10-31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
2003-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合伙企業法(2006年修訂)
2006-08-27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修正案(六)
2006-06-29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條例
2016-11-30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2016年修正)
2016-02-06城市市容和環境衛生管理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調整管理規定的通知
2013-12-02國務院關于開展優先股試點的指導意見
2013-11-30水利事業費管理辦法
2000-03-05國務院關于改革鐵路投融資體制加快推進鐵路建設的意見
2013-08-09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外合作開采海洋石油資源條例(2011修訂)
2011-01-08國務院關于廢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
2011-01-08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關于印發安全生產治理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
2009-04-03